上海:特级教师组团开公益“慕课”,欲与收费网课“抢生源”

2017-01-16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烨捷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一堂网络课程的收费到底可以是多少钱?在美国,一门课程收费300美元到400美元左右;在中国,网络授课平台根据不同门类、不同课时收费约600元至2000元左右;在中国上海,来自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的“四大名校”教师在网上开课,全部免费。

    “我建议,家长们少给孩子们报一些线上、线下的培训班,有时间多上上免费慕课,开阔一下视野。”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焦小峰在市教委今天召开的“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课程扩容新闻发布会上直言。

    就在昨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市两会专题审议会上,抛出了有关“孩子们太苦了”的减负话题。韩正在与人大代表交流时明确表示,要真正给孩子们减负,净化整顿教育培训市场。

    据悉,“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已经平稳运行近一年时间,平台统计记录显示,截至2017年1月13日,平台上学生注册人数为16352名,其中有11885人实施选课,学习参与率达到73%。其中,初中生占选课群体的66%,高中生占比34%,共计涵盖634所初高中学校。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人均选课约1门,人均发帖约1次,人均观看视屏10.6次,结业学生中人均获得证书数2个。而据统计,为学生们上课的,除第一批“四大名校”骨干教师外,还囊括了诸多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的骨干教师,可以说,慕课来源全部来自“名校名师”,且课程免费。

    至少有17名加特技教师和一大批青年教师骨干参与其中。他们开设的课程有《名画赏析要点》、《如何走向现代化》、《走进多项式》、《快乐地球村》、《科学与艺术》、《化学鱼泡小工坊》、《身边的货币》等。

    毕业于上海兰生复旦中学的学生蔡逸飞,通过慕课学习,找到了自己“高中要去哪里上”的明确方向。他在初三准备报告高中时,在慕课平台上选择了交大附中开设的《STEM研究方法:说“黑”》。

    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是当时交大附中的高三学生张宇。张宇从自己研究的色素检测课题讲起,一步步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翻再验证。讲课过程活泼有趣,还配上了鲜活的动画。

    通过这门课,本是“复旦系”中学的蔡逸飞对交大附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中考时填报了交大附中作为第一志愿高中。

    “过去初中生选高中,就是看分数,我考到啥分数了,就去哪个学校。至于这个学校有什么特色、有什么历史传承,我一概不问。”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周飞说,“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最初只有“四大名校”的教师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组织下进驻开课,渐渐地,现在已经有32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的教师主动进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其实也是学校展示自己的平台。未来有一天,孩子们选择某所学校的理由或许不会再是’我到了这个分’,而会是我喜欢这所学校的某某特色。”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上海目前所有初中和高中学生,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每天8:00-20:00)都可以凭学籍号或身份证号登录慕课平台注册、浏览课程信息和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学习。

    从这一点上来说,目前登录注册“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的学生人数并不算多,他们人均选课1门、人均观看视频10.6次的频次数据并不算太“好看”。2015年4月的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时上海共有中学768所,在校初中生42.68万人,高中生15.74万人。相比之下,只有11885人通过官方的高中慕课平台实施选课。

    记者随机通过该平台选择了一门由上海建平中学化学教师李卓开设的《探索身边的化学之美》课程。这门课从2016年9月20日一直上到12月30日,双休日学习,讨论开放时间为每周六上午9点到11点,有181人报名学习。

    记者注意到,这门由李卓主讲的网络课程比起一些收费平台上的化学课,至少在拍摄、音效层面并没有太多不同。讲课过程中,李卓不仅饶有兴致地当场演示了著名的“法老之蛇”实验,还向同学们推荐了只须蔗糖粉、小苏打、医用酒精就能完成的“家庭版法老之蛇”实验,课程体验较好,新鲜有趣,且教师颜值高、有吸引力。

    而在更难上一些的文科类课程中,记者注意到,师生互动性也很不错。比如,上海中学教师王家祥开设的《国学原典选读》课,有207名学生听课。他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经典语段解释给学生听,并在选读之外,告诉学生“四书”到底是怎么来的。讲课过程中,偶尔还会穿插选择题考考学生。

    莘松中学的王九溪同学在听完王家祥的课后评价,“通过老师的讲解,原来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逐渐清晰明了,原来一知半解的部分得窥全貌,非常感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这些“名校名师”所开设的课程,并不比市面上一些所谓的“高考物理”、“中考化学”课程差,兼顾趣味性和教学特点,适应学生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但它的受欢迎程度,却远不如一些收费平台上动辄上千元的网络课程。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考分无关”的课程不被家长重视。

    一名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也在学校老师推荐下,选读过高中慕课平台的课程,但只读了一门课。“孩子可能还有兴趣再选一些别的课。但我觉得主课学习压力有点大,建议他先以考试为重。”这名家长自认为算是家长中比较“开明”的,但也只给孩子放开了一门课的选修,“说实话,如果是高考物理、高考化学,就算要出点钱,我也愿意让孩子上。”

    家长的愿望,总是与孩子的期许背道而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在“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上搜索“物理”、“化学”等学科关键词,跳出来的课程选课人数均不太乐观,一般在80-100人左右。而被首页置顶的受欢迎课程中,七宝中学李新华老师的《名画赏析要点》摘得桂冠,有468人选课。

    某互联网教育平台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并不看好政府办公益慕课的未来,理由是——用户体验不佳,教师积极性没有保障。“打个比方,我们开一门课,除了上课老师外,还配有班主任、教师助手等团队,负责与学生沟通、服务学生需要,不同时段,老师会录制不同侧重的课程,用户粘性很高;但公益慕课,全凭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可能应学校通知选一门课,有什么选课粘性?”这名负责人认为,“公益慕课”的“硬伤”还包括“教师积极性”问题,“一个特级教师,他平时上课已经很忙了,你让他出来再开一个免费在线课程,除了更忙,他还能得到什么?他改进课纲、转变教学方式的动力在哪里?”

【责任编辑:于璧嘉】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