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走向深海

2021-04-26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左智越

    受访者供图

    海面100米以下,基本上就没有了光……1987年出生的姜旭胤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入3000米深海时的场景。他感觉,深海潜水器就像一双科学的“眼睛”。一片幽暗中,姜旭胤借着探照灯的灯光,观察着海底的岩石与山脉。初次执行下潜任务的姜旭胤紧紧握着拳头,手心冒汗。“全世界多少科学家做梦都想进入深海瞧一瞧、看一看、开展研究。这一刻,我们做到了!”他心里无比激动。

    姜旭胤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二所”)的高级工程师。2010年进入七〇二所攻读研究生以来,姜旭胤就一直在和载人潜水器“打交道”。亲眼见过“蛟龙号”、参与过“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的设计工作……姜旭胤说,在载人深潜领域,我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

    从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作业能力覆盖99.8%的全球海洋面积的“蛟龙号”到设备国产化率达95%以上的“深海勇士号”,我国的载人深潜器研发已有“质的飞跃”。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随着“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的坐底深度也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从600米到7000米的探索

    19岁的复提克·托了森太是一位开朗的哈萨克族姑娘。2018年,复提克从家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来到了江苏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新疆班继续高中学业。

    刚来学校没多久,一张名为“蛟龙进课堂”的海报引起了她的注意。老师告诉她,研制“蛟龙号”的工作人员将走进校园,讲述“蛟龙号”的“前世今生”。

    在学校报告厅,复提克与同届160多名新疆学子共同聆听了“蛟龙号”的故事。在工作人员动情的讲述中,复提克记住了幻灯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

    2002年,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同年,退休6年的徐芑南放弃了在美国颐养天年的生活,带着老伴回国,担任了“蛟龙号”的总设计师。此前,我国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仅为600米。2012年,经过10年奋战,“蛟龙号”将这个数字定格在了7062米。

    “徐爷爷的坚持深深激励着我。”讲座之后,复提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天清晨,她都会起个大早,前往操场背书、预习当天的功课。复提克希望像偶像徐芑南一样,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科学家,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近年来,团无锡市委联合多所学校,着力打造“蛟龙进课堂”“蛟龙号特称团支部”等多项特色项目,引导广大青年学习以“蛟龙号”“奋斗者号”等所呈现的载人深潜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让深海潜水器更加“国产化”

    提起37岁的“宿迁汉子”陈亮,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们都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2002年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陈亮就进入了该公司制造部工作,在生产一线一待就是19年。

    从事精密模具加工时,陈亮要以微米为单位严把“品质关”。这等于他要在相当于头发丝1/60粗细的精度间开展作业。陈亮认为,同载人深潜器相比,这就是“小巫见大巫”。他成为载人深潜工程的粉丝。

    由七〇二所牵头、国内94家单位共同参与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十二五”863计划的重大研制任务。

    看到相关报道后,陈亮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蛟龙号’都可以到达海面下7000米深,而‘深海勇士号’却只能到达4500米处呢?”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是陈亮的老朋友。顾秋亮的解释是,“蛟龙号”所运用的许多设备并非我国自主生产。为了提高设备国有化水平,“深海勇士号”在研发中有意降低了深度,为国产设备更好地“亮相”提供了条件。

    “最终我们的设备国有化率达到了95%以上。”听着专业解答,陈亮对于“深海勇士号”越来越着迷。其中,最让陈亮感到惊奇的,还是“深海勇士号”可调水舱的设计、制造工作。

    可调水舱是通过注水、排水,调节潜水器重浮力的装置。在可调水舱的设计过程中,相关团队就遇到了难题。潜水器预留的空间已不够容纳一个常规形状的可调水舱。经过两个月的“攻关”,科研团队创新了可调水舱的外观,将其变为由两个球体构成的“花生状”水舱,从而节省了空间。

    “作为‘大国工匠’,我们首先要有独属于自己的本事!”看着国产设备支持下的“深海勇士号”依旧可以“遨游四海”,陈亮心里别提多高兴。如今,他先后带队研发的新生产技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8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

    挑战世界海洋最深处

    提起载人深潜工程的前辈们,姜旭胤充满了敬意。2010年,刚到七〇二所读研的姜旭胤见到了导师、“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刘涛。而刘涛的硕士生导师就是徐芑南。研究生期间,姜旭胤就有多次机会在车间一线参观学习。

    “蛟龙号”首部的帽檐与尾部“X”型尾翼设计所造就的漂亮弧线给姜旭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感觉真炫、真酷!”看着眼前的“大家伙”,姜旭胤心里也想早日参与到深潜器的设计工作中来。

    毕业后,姜旭胤如愿参加了“深海勇士号”结构系统的设计工作。而挑战“挑战者深渊”更是姜旭胤最大的梦想。挑战者深渊就是指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这是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方。

    该深度的压力是海平面压力的1100倍。“换句话说,这里的压力就相当于2000多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姜旭胤说。

    2016年,“奋斗者号”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正式立项。姜旭胤成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

    姜旭胤具体负责载人舱球壳的设计工作。载人舱球壳是“奋斗者号”最为核心的部件,它的作用是承载万米深海的超高压力,为潜航员和科学家创造适合科学考察和水下作业的环境,因此该设备必须具有可靠的承载能力和密封性能。

    最终,设计团队研究首创了一套适用于超高压环境下的中厚耐压壳体的设计方法,并对载人舱的模型展开了近万次的承载实验。“如何把设计变成实物”,问题接踵而至。在姜旭胤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勤能补拙”。

    白天在成都联合多家单位讨论机加工细节、晚上赶回无锡半球冲压现场……在那一段时间里,姜旭胤连续转战大江南北。休息成为他“最奢侈的享受”。

    最后的“拦路虎”是焊接。利用电子束焊接超强钛合金厚板已是不易,如何保证一次成功并兼顾焊接缝韧性更是世界难题。

    研制团队并没有被困难吓怕,独辟蹊径提出了全新的焊接思路。在夜以继日的试验验证后,载人舱球壳终于焊接完成。

    2020年年底,“奋斗者号”成功下潜到挑战者深渊,8次突破万米,载人舱球壳性能稳定,展现了优异的承载性能,与国外的万米潜水器相比,内部空间是其数倍,而体积密度降低一半,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领跑水平。

    “奋斗者号”成功坐底时,姜旭胤就在现场。面对盛况,他倒显得很平静,只是远远地看向海面。如今,团队成员里大部分都是85后,最小的还有1995年出生的。“我们的青春使命就是走向那片深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左智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要闻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文化

中青在线